据财联社消息,7月4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与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发表声明,称“崛起的雄狮”军事行动取得重要成就,是以色列在防御伊朗威胁方面的历史性转折点。这一表态背后,美国持续对以军售的动作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实际行动看,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力度远超乌克兰。美国联邦政府已通知国会,宣布向以色列提供价值5.1亿美元的精确制导武器。
而在对乌军援方面,美国却以库存不足为由,暂停向乌克兰交付包括数十枚、数千枚155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以及逾一百枚“狱火”导弹等装备。要知道,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超过660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援助,如今却突然暂停部分军援,这种差别对待凸显了美国在中东战略中的优先级。
美国对乌军事援助(资料图)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程度也能说明问题。美国不仅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还直接参与作战行动。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攻击,为以色列空军提供空中加油机服务,甚至美军和海军对伊朗境内目标发动攻击,宣称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反观乌克兰,美国仅提供武器装备和情报支持,当俄罗斯发动大规模空袭时,乌克兰连防空系统都难以获得,只能依靠有限的F - 16MLU战斗机反击,效果十分有限。
美国如此力挺以色列,背后有深层的地缘政治考量。一方面,伊朗的地缘政治地位举足轻重,拥有9000万人口,国土面积三倍于法国,还有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备以及世界第三大原油储备。美国和以色列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伊朗,因为这将改变地区的战略平衡。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行动被视为“以打促谈”,美国希望通过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施压,推动伊朗在核问题等方面作出妥协。
以色列官员(资料图)
然而,美国的这一做法可能引发一系列后果。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纳伊尼已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伊朗将不再有任何“红线”。这意味着地区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从以色列自身来看,其对伊朗的军事施压显著增强,可能将地区局势推向更危险境地。以方认定在之前的行动中,已对伊朗的防空能力和弹道导弹能力做出致命打击,因此在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时,以方认为自己将占有更多心理和技术上的军事优势。
以方有意借当前伊朗军事实力受损的窗口期,进一步压实对伊的军事优势,不排除后续对伊朗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对于美伊核谈判,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有必要”,愿意会见伊朗代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也打算与伊朗外长会谈,但达成新共识的局限性很大。美国全面采纳以色列的立场,要求伊朗全面停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认为铀浓缩是其合法权利不可被剥夺,双方立场差距巨大,即便见面,实际会谈效果也不乐观。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拟于7日访问美国,加沙停火与人质释放问题、伊朗局势以及以色列与叙利亚推进关系正常化将是主要议题。内塔尼亚胡此行很可能对美国施压,要求美方维持对伊朗的强硬立场,这无疑会给美伊对话增加更多不确定性。美国持续武装以色列,看似在中东加强了影响力,但实际上却让局势变得难以收拾。地区冲突风险加剧,美伊关系紧张,中东格局可能因此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在其中的角色和行动,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