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5日,英国QS公司发布《2030年国际教育的三种发展图景:全球学生流动》(Three Scenario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2030:Global Student Flows)报告,对2030年全球学生流动进行了展望。该报告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1.全球留学的总体趋势
该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国际学生总数将达850万,年均复合增长率略低于过去50年的历史水平(约4%)。这与1970年跨境留学生不足百万形成鲜明对比。报告认为,这种扩张不仅是规模的增长,更具战略意义——学生通过全球学术网络交流知识、建立联系并推动经济。
同时,报告认为,学生流动的演变映射全球经济格局:过去5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教育的关键参与者(既是最大生源国,也日益成为留学目的地);印度凭借人口红利和中产扩张加速输出学生,同时吸引全球高校入驻;美英加澳等传统目的地经历增长与波动;而亚洲和中东的新兴目的地正通过创新模式登上舞台。
报告认为,贯穿这些变革的核心是人才。认识到吸引、培养和留住全球人才战略重要性的国家与机构,将在复杂动态中占据优势。国际教育作为文化桥梁与能力引擎,正孕育下一代领袖与创新者。
2.学生留学选择的优先考虑事项
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教学质量、大学声誉与生活方式是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的核心考量。调查显示,从2020年到2025年,在问及学生选择留学国家时最关注的5个因素问题上,选择“拥有排名靠前的大学”选项的比例增长了9%,排在第一位。
该报告还发现,学生对所选专业的个人兴趣和热情仍是影响其决策的关键因素。然而纯粹出于兴趣而学习已不再是唯一动机,其重要性已从2020年的61%降至2025年的50%。经济现实与生活成本压力的双重影响,使得准留学生们在规划学业时越来越重视未来职业发展。尽管学生仍期待教师能回应他们的专业热情,但他们更希望学习经历能围绕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路径展开。
3.影响学生留学决策的因素
该报告发现,在留学决策上,亲友推荐的影响力持续扩大:2020-2025年,认为家人朋友是有效信息源的比例从24%升至29%;寻求父母建议的比例从64%增至70%,咨询兄弟姐妹的比例从30%升至35%。家庭网络正成为越来越受信赖的留学决策支持系统。
校友推荐的可信度显著提升——认为校友意见有价值的学生比例从21%增至25%。2025年,49%的学生最希望与在校国际生直接交流。
4.国际留学生源的市场格局
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国际生源总量将持续增长,但分布不均。中国作为最大生源国的地位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家庭成本敏感度上升及与传统目的地国的地缘摩擦,促使更多学生转向替代选项或留在本土。同期政府正加大高校投入,预计中国留学增速将趋于平缓。韩国则因18-25岁人口8%的萎缩面临生源持续外流,2030年其生源国排名或下滑至第22位。
印度预计将保持全球生源前列地位,年均增长率有望超3%。尽管政府通过《国家教育政策》大力扩建高校,STEM与研究生领域的供需缺口依然突出。随着本土高校扩容与国际分校设立,其留学增速可能微降。
越南与印尼拥有年轻人口、收入水平提升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特征,预计2030年前将稳居全球前20大生源国,其学生更倾向选择签证便利且费用适中的日本与欧洲目的地
5.全球留学城市格局
该报告指出,留学流动正从“国家维度”向“城市维度”演进。作为学生生活、社交与职业发展的实体空间,城市通过口碑传播、侨民社群与院校建设深刻影响着全球人才流动。
QS全球留学流动分析已从国家矩阵升级为覆盖2500+城市的精细化框架,包含所有人口超25万的城市及QS排名7000所高校所在城市,可清晰区分全球枢纽城市、区域门户与新兴教育中心。
该报告分析发现,中国二线城市、海湾创新区及预计2030年跻身全球50强的非洲大都市等将成为关键增长极。
6.未来留学教育的可能图景
该报告构建了包括“生源国推动因素”“目的地拉动因素”“干扰因素”三因素的全球学生流动分析框架,提出了2030年国际教育可能的三种图景。
其中推动因素包括人口、经济状况、贷款与奖学金、国内替代方案、风险因素;拉动因素包括学术质量、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费用情况(含汇率因素、招聘体系、安全与保障;干扰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地域性风险、能力限制、混合式项目、在线学习。
三种图景具体为:
第一种图景“区域管控型”(Regulated Regionalism):预判各国将加强政策框架,导致学生流动更趋区域化集中。在此图景下,美英加澳等传统英语留学目的地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招生限制,而亚洲和中东新兴教育枢纽则有望大幅提升市场份额。
第二种图景“混合多元型”(Hybrid Multiversity):强调依托数字技术构建混合教育模式,融合本地学习、远程教育与短期海外研修。受经济不确定性与技术进步驱动,该图景反映了学生对灵活、高性价比教育路径的日益青睐。能够快速转型提供优质数字化混合教育方案的高校将在此情景中占据优势。
第三种图景“人才争夺反弹型”(Talent Race Rebound):描绘了全球围绕留学生展开的激烈竞争,其驱动力来自人口结构压力与劳动力短缺。通过简化签证流程、延长毕业生工作权利、加大STEM领域人才引进力度的国家将实现显著增长。在此图景下,美英澳加等传统留学大国若采取积极移民政策并深化,有望重拾强劲增长势头。
报告指出,不同图景对主要教育市场提出差异化战略要求。在区域管控图景中,传统目的地因政策与容量限制增长受阻,学生将流向新兴区域教育中心;混合多元图景要求成熟市场高校快速转向灵活教学模式,并与学生母国快速崛起的院校建立合作;若出现人才争夺反弹型图景,高校需与政府、产业界紧密协作以提升人才吸引力。
资料来源:
QS.Three Scenario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2030:Global Student Flows. https://www.qs.com/reports-whitepapers/global-student-flows-global-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