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让经济发展的民生底色更鲜亮

   2025-08-13 ruilongfang1000
核心提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项改革举措,化作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抓实稳定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民生之本进一步得到夯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重点群体看,拓展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稳住超3000万脱贫人口的务工规模,印发并落实新一轮青年就业17条政策举措,启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一系列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持续落实,牢牢兜住就业底线。从惠企政策看,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下拨667.4亿元的中央就业补助资金,持续拓宽扩岗补助政策支持范围,延续实施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稳岗扩岗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从岗位拓展看,随着人工智能、无人机等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和服务不断涌现,新岗位也相应出现。我国及时对这些职业进行规范认定,拓展新职业新岗位,培育就业新增长点。各地各部门要聚焦聚力,拿出更加接地气的政策举措,夯实就业根本,实现就业增收。

  抓实民生发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从保障体系看,中央财政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各地及时发放救助金,落实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达到每人每年99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障网越织越牢,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从民生保障看,一季度,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7075.26万人次,为群众减少垫付469.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7.97%、11.44%。今年,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各地各部门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抓好民生发展。

  抓实公共服务。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提升公共服务的均衡性。让随迁子女学有所教、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将“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提公共服务的质效性。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理念。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获得感,将有力提振发展信心,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蒲都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