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鹤 The Crane《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的家常笔触

   2025-08-05 kongyu600
核心提示:在鹤 The Crane 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中,我们从背景里第一次瞥到了他本人居所环境的角落:浅色的装潢设计,作为高贵的“鸟类”也

在鹤 The Crane 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中,我们从背景里第一次瞥到了他本人居所环境的角落:浅色的装潢设计,作为高贵的“鸟类”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精心打理的书架,上面也放着大家都喜欢的 Hello Kitty 公仔和 Tyler, The Creator 的专辑《IGOR》。有时候我们看到他拿着 Warm Audio-47或者 SM58 麦克风对着大家唱歌,有时候一个转身背后的监听音箱也露出来了。


《VILLAIN》制作讲解


是的,这就是鹤 The Crane 的工作室“鹤居”——一个在专辑《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长长的感谢名单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地点。他在这里记录灵感,产出 demo,坐在电脑前盯着显示屏一动不动,偶尔还要给自己家的猫开门。“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地方”。鹤 The Crane 对自己的居所评价十分简洁。从首专《TALENT》的闲庭信步与腾空而起,到第二张专辑的正反叙事和冷静思考,了解鹤 The Crane 和伙伴们的合作与创作细节后,你会发现金曲音乐人的秘密武器也没有多难理解。难得可贵的,也许是“一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耳朵”。


图片


SV:专辑发行到现在,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鹤 The Crane:算是松一口气吧!终于完成了第二张专辑,也有让期待已久的听众们听到。现在在加紧做各种各样的宣传,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创作背后有趣的细节。特别是世界观的设定上。



SV:在社交媒体上你感谢了所有专辑幕后制作人员,其中出现最多的场所是“鹤居”。作为你的工作室,“鹤居”是一个怎样的房间?


鹤 The Crane:其实就是我在社媒发的短视频的背景房间,是我的工作室,算是很舒服的一个地方。我一般不太活动,坐在原地做音乐。像电竞选手打游戏那样一直坐着。


里面设备其实很简单,有一台 Sequential 的 OB-6 合成器,吉他、Alesis 的 midi keyboard、音响,很简单的配置。


SV:除了工作以外,你会在鹤居做哪些休闲活动?


鹤 The Crane:应该是跟猫咪玩吧。我在做音乐的时候我家的猫经常会在沙发上睡觉,当我把门关上的时候它会大叫“我要出去!”所以我基本上会把门保持半开的状态,方便它进出。


SV:为了录制这次的《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你购置了哪些新的硬件设备?


鹤 The Crane:最主要的是前段时间去日本玩的时候买了一把新的贝斯,是一把p bass,不贵,但是它刚刚好可以提供我需要的声音。像第一首歌《Same Story》里面刚好就出现了它的声音。比较简单的部分是我弹的,复杂的地方是落日飞车的贝斯手弘礼帮我弹的。


SV:从录音与制作上来说,《Same Stories, Different Narratives》与《TALENT》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哪里?你认为哪些地方是延续的?


鹤 The Crane:其实没有太显著的区别。我在制作上沿用了基本的概念。但是人的想法会变化,曾经尝试的东西到了新的制作周期中可能会觉得“诶也许不一定还要这样做”,所以可能是各个层面上的进步吧。



举例来说,可能录《TALENT》的时候会很有意去用模拟的方式录音,时间长了就会对“哪些乐器不一定非要 analog”有基本的判断。这一点上还是要取决于你的耳朵听到的东西,如果你不觉得缺某种东西,就不要多此一举。


SV:你自己认为鹤 The Crane 的vocal特点是怎样的?针对自己的特点,在这张新专辑中,你从麦克风到其他硬体设备做了哪些人声上的处理?


鹤 The Crane:对我自己来说可能是“chest voice”吧,我自己喜欢在作品里呈现出胸腔共振的人声,在做编曲的时候也会围绕着对这种声线的想象去做。甚至写旋律、定key的时候,也希望可以呈现出很放松、低沉、有共鸣的质感。纯粹是我自己的喜好啦!


硬体设备其实没有什么太特别的,例如我也喜欢大家都在用的U87、U47这些,根据不同的歌曲会思考不同的需求。


SV:整张专辑中,你最满意的制作part是哪里?可以对这个段落简单进行编曲的拆解吗?



鹤 The Crane:最满意的制作应该是《DISEASE》,它是先行单曲,在编曲上花了最多时间和心思,也有录很多模拟合成器的声音,贝斯的声音用了80年代的Arp 2600,声音非常棒。鼓也叠加了很多种,编曲很完整,也是我玩得很开心的一首歌。


《DISEASE》制作讲解


SV:以下几个部分的处理方法,可以为大家小小揭秘吗?


A:《VILLAIN》3分12秒的合成器颤音效果是怎样做出来的?



鹤 The Crane:就是来自一台模拟合成器,我一边弹一边拧旋钮。没什么特别的。


B:《TRUST》2分38秒用到的乐器是什么?混音上做了哪些处理?



鹤 The Crane:有用到一些弦乐的音色,混音上有再做一些变化。


C:《sketch in the attic》是怎样录下来的?当时你在做什么?



鹤 The Crane:它就是《心脏的右边》的 demo,当时尝试用不同的乐器弹这个进行的效果,《sketch in the attic》就是直接外录吉他干声的状态。


D:尾声《Different Narrative》你在弹奏什么乐器?做了哪些效果处理吗?



鹤 The Crane:是钢琴的声音,我做了一些处理让它听起来像上世纪中期的声响。


SV:像《心脏的右边》整个录制过程选择多个录音场所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心脏的右边》制作讲解


鹤 The Crane:场所其实也只是录钢琴、录娃娃的 vocal 和我自己的工作室。我没有特别对此做有逻辑的安排,听到什么就录进去什么。娃娃找了自己习惯的场地去录,我就根据她的情况来做安排。


SV:你是怎样想到邀请魏如萱一起合作的?她的人声有怎样的特点?录制这首歌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鹤 The Crane:其实 demo 出来之后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要找娃娃去录这首歌,当然在社媒上还是小小跟大家卖了个关子。我们会想象她唱这首歌的感觉,是空灵的,贴近耳朵的亲密感。


录制过程中我最深的印象是她真的非常有效率,几乎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工作结束后她还要去接小孩放学。在这之前我也会想,她身为一个有经验的歌手和创作者,会不会对于歌也有自己的另一种想象?但是到现场非常非常随和,和大家的互动也很轻松,过程很开心。


SV:  整张专辑的节奏部分都是真鼓实录吗?你对节奏和律动的要求是什么?其中有没有比较值得一提的段落设计?


给《VILLAIN》录制鼓组


鹤 The Crane:节奏的部分有真鼓也有 Beat 采样,我觉得节奏和律动要跟其他乐器贴合。律动就是一个“整体”,编曲者就应该反复地听,感受粘合的感觉,保留空间感和呼吸感。可能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隔一段时间再去感觉,想象大家听到这首歌的样子,是很“身体”的东西。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TRUST》里的段落,其实它本来是写给另一首歌的。有一天忘记是为什么,我找到了现在成品中的 sample,再试一试就发现好像安在这里很合适。《TRUST》这首歌包括词曲基本上两天就完成了,这个过程非常流畅。


SV:专辑里 credit 的合作乐手是怎样确定的?其中有谁是你第一次跟ta合作吗?你在跟大家沟通的过程中有什么技巧?


鹤 The Crane:大部分都是合作过的朋友,他们其中基本都参与了上一张《TALENT》的制作。例如吉他手Kevin林建文,第一张专辑就已经出现;贝斯手弘礼是我的一时之选,我心目中的 bass hero,想法很好。每次和大家录制都很有趣。


吉他手林建文录制《take it or leave it》


吉他手九木录制《VILLAIN》


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其实是《特别》的制作人 Jon Du ,他也参与了很多其他音乐人的专辑作品,在独立音乐圈里很有名气。我们平常在台北经常会在各种地方见到,有想法就可以直接沟通,非常顺畅。



《特别》的制作及钢琴录制过程


SV:现在看这张专辑的歌曲,哪些作品在现场演出的时候比较适合炫技“加花”?


鹤 The Crane:可能是《take it or leave it》这首歌,虽然相比之下这首歌听起来没有其它作品那么花哨,但现场他有足够发挥groove的空间。



SV:你认为自己是一个 gear nerd 吗?未来是否会像 Roosevelt 等独立音乐人那样,尝试在个人频道发布作品的制作、编曲拆解视频?


鹤 The Crane:我不是 gear nerd,我自己对研究设备没有特别大的热忱。但是当自己想清楚缺的内容的时候就会去研究一下。不同的制作人会有不同的方法,我的话一般就是针对自己想要达到的某种声音去寻找合适的设备。毕竟我还是以创作为主吧,对作品的样貌会有一些想象。


对我来说,我看到喜欢的音乐人,会更喜欢他们能保持制作的神秘感。就像没有人会不喜欢 Bruno Mars、Anderson .Paak 和 Silk Sonic,可是他们从来不分享细节,反而是我们反向推理,并在其中获得很多乐趣。甚至因为我们不断在试验,过程中会有很多意外收获,这才是我觉得真正的珍贵的。我们照抄别人的编曲,那个东西就只是别人的东西啊。


SV:在设备方面,你的消费和使用的观念是怎样的?


鹤 The Crane:以耳朵为主,需要就用。这张专辑我们模拟和数字都在用,听得出来听不出来都没关系,这不应该是最主要的考量点。


图片


本文图片及影像资料由鹤 The Crane 提供

作者:roubing


更多幕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