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北新区作为沈阳都市圈北向发展的重要支点,正以"产城共融"的智慧实践重塑城市格局。本期《栋察·新知》对话沈北新区房产局局长杨雪林,解码回暖背后的发展逻辑,探访好房子标准下的品质进阶之路。

市场发出信号
李栋:作为沈阳北部的置业热点,沈北楼市2025年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您如何评价当前市场表现?
杨雪林:2025年的沈北新区房地产市场,在诸多积极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已然展现出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经过对市场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行业动态的持续跟踪,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沈北楼市已经走出了此前的低谷,成功止跌回稳,并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从关键指标来看,我区房地产销售一直稳居全市前三,2025年以来沈北新区新建商品房备案均价有小幅提升,为正增长,稳住了价格底线,市场活力显著提升。按照目前区内剩余库存,供需关系趋于平衡,这意味着市场消化库存的速度加快,供需两端进入良性互动阶段。与此同时,新的开发建设意向和项目不断涌现。2025年,沈北新区共有16家房地产企业有开发建设意向,新建项目8个,包括融创金地御景、明发等优质项目。续建项目8个,如中金樾府、中金壹号院等,为市场持续注入活力。
综合这些关键指标与项目动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判断,沈北新区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止跌回稳,并且正在朝着量价趋稳、品质驱动的新阶段稳步迈进。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供需适配性,严控交付风险,推动好房子标准全域覆盖,确保市场长期稳健发展,为沈北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居住选择。
产城融合新范式
李栋:沈北新区如何将产业势能转化为楼市发展动力?
杨雪林:产业兴盛是沈北新区的重要优势,区内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涵盖了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高端产业领域,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形成"产业链-人才链-住房链"的深度咬合。
以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为核心理念,沈北新区通过“政策+产业+生态”三重赋能,构建起人才引进、产业升级与房地产发展的良性循环。产业集聚带来就业人口增长,人才的流入又为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则为人才提供安居之所,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三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沈北新区向着更加繁荣、更具活力的方向迈进。
品质革命进行时
李栋:面对"产品力时代",沈北新区的房企是否也在向高品质住房转型?政府将如何引导房企提升产品力?
杨雪林:2025年沈阳楼市确实迎来了“产品力时代”,市场愈发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从沈北新区的情况来看,区内房企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并积极向高品质住房转型。
从沈北新区2025年入市的新项目中金壹号院、荣信森林之境呈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转型的决心和成果。中金壹号院新项目 3.1 米的层高,其产品设计理念与好房子新规不谋而合。
从政府层面而言,我们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多种措施推动房企提升产品力。一方面,我们将加强对规划和设计的引导,鼓励房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有前瞻性的高品质住宅。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强化质量监督和监管力度,确保房屋质量达到高标准。此外,我们还会通过政策扶持和激励措施,鼓励房企在科技应用、绿色节能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这些举措,引导房企不断提升产品力,促进沈北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让沈北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舒适的居住体验。
改善型住区新标杆
李栋:哪些板块最能代表沈北改善型住宅发展方向?
杨雪林:回顾沈北新区北上、东拓、西晋的发展趋势,整个道义板块多个方向的发展面貌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品牌房企、成熟配套、优越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因素成就了沈北高品质居住的发展需求。
以道义板块蒲河路沿线为例,其位于沈北新区的北部核心位置,交通网络发达,紧邻地铁线路和多条城市主干道,无论是前往市区还是周边区域都极为便捷。区域内商业配套丰富,大型购物中心、超市、餐饮娱乐场所一应俱全,这片区域内,汇置尚岛可以说是沈北改善住宅的标杆项目之一,如今现房销售备受欢迎。
另外道义板块沈北路沿线区域,这里同样展现出改善住宅板块的高品质特质。沈北路作为沈北新区的重要交通干道,沿线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交织,地铁站点也近在咫尺,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商业配套全面,购物消费十分便捷。教育资源丰富。板块内的中金壹号院项目,更是目前沈北楼市改善住宅的佼佼者。
沈北新区通过"产业筑基、品质铸魂、生态塑形"的三重奏,正在谱写"北国金廊"的时代新篇。正如杨雪林在采访尾声所言:"当住房回归居住本质,城市才能绽放持久魅力。"这片涌动着创新基因的热土,正以"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实践,为东北振兴提供着鲜活的城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