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员也在这“交换行李箱”,“大虹桥”这个“循环街区”又升级,你来过吗?

   2025-07-23 kongyu1050
核心提示:活动中,长三角企业UTC可持续发展官林筠讲述了一个就在眼前的生动故事:今年“五一”前夕,来沪参加活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

活动中,长三角企业UTC可持续发展官林筠讲述了一个就在眼前的生动故事:今年“五一”前夕,来沪参加活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化教育办公室执行主任Dr. David Wilgenbus和国际合作总监Djian Sadadou在高铁启程前遇见烦心事,相伴多年的行李箱突然损坏。

经同行伙伴介绍他们来到了虹桥天地hubo会展通道里的绿行循环商店,体验了一把这里的“二手行李箱翻新计划”。凭借当日车票,他们不仅免费领取了专业翻新后的二手行李箱,“老伙伴”也将经过标准化维修和清洁后“重获新生”,为下一位旅人传递温暖。

图片

这条长约1公里的虹桥天地hubo会展通道,一头连接着国家会展中心,另一头是虹桥枢纽。从2023年开始,二手循环概念逐渐在这片区域兴起,目前已集结只二奢侈品透明仓、多抓鱼、绿行循环商店等,形成了循环经济矩阵。

作为国内首家透明仓模式的线下奢侈品二手寄卖空间,“ZZER只二透明仓”为循环经济提供可复制的商业范本。只二运营负责人胡轩溢介绍,通过透明化、标准化流程重塑二手奢侈品流通,有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降低碳排放。

图片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喜欢闲置交易?这背后体现的是物尽其用的消费理性,更是消费理念的升级。市民陈洁是一名环保人士,也是循环商店的常客,她身上穿的衣服、裙子、配饰都是她“淘”回来的,用了不到10个循点,差不多50元左右,绿色循环让她0负罪感丢弃物品,也能高效断舍离,还可以超低成本找到生活的最优解。

图片

如今,这个街区又迎来升级。虹桥天地项目负责人任斯诚透露,街区将在巩固二手交易优势的基础上,引入低碳科技体验、旧物改造工坊等多元业态,吸引长三角社群参与,目标从“循环经济零售区”升级为生活方式标杆。万物循新生活馆主理人李煜筠表示,未来将整合可持续产品与服务,打造沉浸式空间,让虹桥枢纽成为连接绿色供给与消费的“关键节点”。

图片

活动现场,新虹街道联合上海蓝朋友环保科技集团、虹桥天地、绿行循环商店等20家企业组成“碳索合伙人”,为绿色低碳品牌搭建长期展示平台,通过政企社多方协同机制,推动低碳环境教育与公众生活方式革新。

据了解,新虹将二手物品循环作为践行垃圾分类的创新形式,以“让好物二次循环”为愿景,对接“绿行循环”社会共治组织,通过市集、升级改造、循环商店、小程序等形式,发动社会力量“新引擎”,多方参与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新虹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虹桥枢纽日均120万客流优势,街区正通过覆盖多场景的低碳实践,让虹桥枢纽成为展示“低碳上海”的首站窗口,不断提升“低碳上海”的城市形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