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孙女士发长文道歉了,连同这起投诉事件的幕后助推者,也浮出了水面,果然不简单。
对于出现投诉鲁迅夹烟墙画这个事情,我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出现一个孙女士,也很正常。
但我更好奇的是到底是谁把这个投诉事件推上热搜的?孙女士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的投诉是很私人的行为,只有她自己和接受投诉的平台知道。即便她在小某书账号发布了这个投诉过程,也只有少部分网友看到,并没有上热搜。
而且,孙女士在道歉长文中说有人要求撤过,还打过官司,这比孙女士的投诉更有话题性吧?但也没上热搜。
那么,到底是谁闲得无聊去报道这么一个普通的投诉呢?孙女士在长文中透露,是重庆上游记者的采访发布,让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
没错,幕后的助推者就是这个上游新闻。很多人在看过这个媒体,但不知道它是哪里的,它其实就是重庆日报集团旗下的一个新闻客户端。
孙女士说为占用公共资源空间致歉,但我觉得这个上游新闻更应该道歉,本来是一件没几个人知道的简单投诉,非要闹得这么大,占用网络公共资源。
如果你仔细观察,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传统媒体为了生存,推出了很多新媒体客户端。在网络上,一些热门事件背后经常能看到某派新闻,某目新闻,某黄河新闻等等,这些都是地方传统媒体集团推出的新媒体。
有个别媒体为了流量,真的是豁出去了,什么都跟风报道。有些甚至成为了网络虚假新闻的助推者,还记得去年发生的“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吗?大量的媒体跟风报道,将事件推上极高的热度,最后发现竟然是假的,是网红为博取关注编造出来的。
还有那个广西高考15次的唐尚珺,某派新闻反复的跟踪报道。这种事情当作新闻报道一次就可以了,反复报道除了给他带来流量,没有任何意义,看到就烦。
营销号为了流量,胡编乱造,确实该加大整治。但某些媒体也得了流量饥渴症,成为假事件,假新闻的助推者,是不是也该有所监管。
再来说说孙女士的道歉,她不是为她的投诉行为道歉,而是为占用公共资源道歉。孙女士解释了一堆,说不是针对鲁迅,只是因为有很多人打卡陪一根,学点烟,被迫闻二手烟毒气,而周围都是孩子。
还回应了网友为什么不去举报国外的大卫雕像,她说如果有人学大卫脱裤子,她也会去举报,然后还长篇说了二手烟的危害。
最后说既然80%的网友不同意撤换,那就不换呗。总之,孙女士觉得自己没错,是好心。
首先,孙女士觉得占用了公共资源,所以道歉。那就应该继续保持沉默,让这事打住。你现在跑出来回应和道歉,不是又一次占用了公共资源吗?
其次,你说有很多人现场学鲁迅点烟,导致二手烟污染,这个比例有多少?按道理来说景区都是禁止吸烟的,如果真的有很多人现场点烟,那景区工作人员就应该上前制止,还应该在现场设置警示牌。
说实话,这真的是一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它炒上热搜的背后主导者,以后少干点这种事情。好好关心一下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才是媒体该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