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启动对华调查,微软为何将中国工程师排除?五角大楼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根据美国媒体ProPublica的报道,最近由微软管理的五角大楼云计算系统面临了重大的争议,起因是美国国会发现该系统的维护中涉及了大量中国工程师,这再一次引发了美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实际上,五角大楼并非没有为这个系统事先制定“保护措施”,例如,他们特意安排了美国本土的数字安全专业人员来监督这些维护工作的工程师。然而,事实表明这些监督措施流于形式,因为这些安全人员的技术能力远远不足以评估这些工程师的具体操作。
因此,一些国会议员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发出正式函件,要求他提供使用中国工程师的分包商具体名单,并强调“防范供应链中的潜在威胁,包括来自分包商的各种风险”。
赫格塞思随即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在当前充斥着数字威胁的环境中,任何形式的中国劳工参与国防部云服务的支持都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已下令进行调查,要求确保没有外国工程师接触或维护国防部的系统。
在五角大楼与国会施加的压力下,微软只能做出让步,宣布将中国工程师排除在外。微软发言人萧奥(Frank Shaw)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公司已经改变了协助美国政府客户的策略,确保五角大楼所使用的服务将不再由中国工程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然而,仅仅通过粗暴地排除中国工程师,五角大楼便能实现真正的安全吗?这实际上只是五角大楼面临的危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在赫格塞思发布的公告中指出,他们认为微软让中国工程师参与维护五角大楼云计算系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因此,排除中国工程师意味着维修成本势必上升,而这些额外的费用显然不会由微软承担,最终还是要转嫁给五角大楼自身。
更重要的是,五角大楼在技术人才的储备上严重不足,这才是此次争议的核心。实际上,华裔工程师一直是美国军工项目的重要力量,排除这些人在外,实际上削弱了美国自身技术研发的实力。
因同样的原因,五角大楼此前被曝出,即便大疆无人机已被正式禁止在美国军方中使用,五角大楼仍然偷偷进行进口,这背后原因,除了大疆无人机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外,更是因为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在很多方面已超越美国的同类技术。
因此,虽然五角大楼面临着全面“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要求,但这一策略本身与全球化的分工趋势背道而驰,美国以政治因素压倒理性,以意识形态替代务实的战略,这样的做法无疑为五角大楼埋下了更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