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专利无效背后:光学领域的技术突围与制度反思

   2025-07-22 kongyu1010
核心提示:在辰瑞针对舜宇专利提起无效的案件中,辰瑞针对其中13件专利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之间第一次提起无效后,主动撤回,然后又于2


在辰瑞针对舜宇专利提起无效的案件中,辰瑞针对其中13件专利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之间第一次提起无效后,主动撤回,然后又于2023年的4-5月第二次提起无效宣告请求。舜宇针对辰瑞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请求的受理时间主要为2023年3月-5月。从中可以看出,辰瑞很可能是在收到舜宇的无效宣告请求后,撤回无效请求,参考舜宇的无效策略,又重新提起无效请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光学领域专利攻防战中,涉诉双方发起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共计31件,其中23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无效率高达74%。其中:


辰瑞做出无效决定的13件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无效率高达100%,且均涉及新颖性或创造性理由。笔者对辰瑞的一件无效决定进行了分析,发现,第566351号决定的涉案专利202010867261.9中的9个权利要求涉及的21个条件式中,只有个别的条件式和数值范围没有被证据2公开,最终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宣告全部无效。辰瑞的无效数据折射出光学企业普遍陷入的“专利囚徒困境”——在技术门槛高、迭代快的光学赛道中,企业为应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围剿,被迫将大量资源投入“防御性专利申请”,最终可能因创新质量不足导致专利壁垒形同虚设。


舜宇做出无效决定的17件专利中则有多件因形式理由而被宣告无效,笔者注意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近年涉及奥克斯、宁德新能源等公司的多个案例也对数值类特征的限定做出了类似裁判,对于数值类特征的端点值、上下限等的支持性问题均采用了比实审阶段更为严格的标准。如第565343号决定中,涉案电芯专利仅因“0.1%”的数值范围区别而被认定无法确定技术效果,得不到说明书支持。鉴于数值类特征是光学等领域中常用的权利要求限定方式,后续光学专利该如何保护真正的创新,这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企业无法根据无效审理的趋严趋势及时调整专利撰写策略,也可能导致专利壁垒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