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来临,如何安稳度过“秋老虎”?

   2025-08-14 b957374710
核心提示:清晨,推开窗户,耳边的蝉鸣声已经稀疏,楼下的桂花却开始悄然绽放。奶奶常说:“立秋一过,天气就开始变得严肃起来。”果然,日

清晨,推开窗户,耳边的蝉鸣声已经稀疏,楼下的桂花却开始悄然绽放。奶奶常说:“立秋一过,天气就开始变得严肃起来。”果然,日历上标注着2025年8月7日,立秋的到来。这一节气如同一道分水岭,前一刻仍在酷热中徘徊,下一刻便已踏入秋的门槛。可千万别被“秋”字迷惑了,老话说得好:“秋后一伏热死人”,我们得小心“秋老虎”的威风。

忌2果立秋并不是一个适合贪嘴的时节。首先要忌的就是西瓜。前几天去市场,看到西瓜摊前人头攒动,张婶却只买了一小块,她说:“秋天吃西瓜容易拉肚子,这是我奶奶传下来的规矩。”中医认为西瓜性寒,而立秋后脾胃正娇气,再吃冰凉的西瓜,肚子肯定会不舒服。去年邻居老李就是因为半夜吃西瓜,结果送急诊,医生第一句话就是:“立秋了还吃西瓜?”

第二个要忌的是荔枝。朋友前阵子寄来一箱荔枝,甜得让人陶醉,但吃完后嗓子却冒火。荔枝性热,秋季干燥时食用,简直是火上加油。早在中医典籍中就有记载:“秋天吃荔枝,易生内热。”所以,我决定在这个立秋用梨来替代荔枝——冰镇的梨汤,清甜又润燥,何必与身体过不去呢?

吃3食立秋的饮食讲究“润”字。第一样是莲藕。清晨去菜市场,看到刚打捞上来的莲藕,泥巴裹着却水灵灵的。奶奶教我做的莲藕排骨汤,藕段炖得粉糯,汤头油光发亮,喝一口从嗓子暖到胃里。《本草纲目》中提到藕“补中养神”,这个应季的美味,远胜于药物。

第二样是南瓜。楼下的王大爷阳台上种满了金灿灿的南瓜,他总说:“南瓜是秋天的恩赐。”切块煮粥,或蒸熟后拌上蜂蜜,甜得像把秋阳吃进嘴里。中医认为南瓜健脾,最近我总觉得没胃口,喝几天南瓜粥,效果比消食片还好。

第三样是银耳。母亲寄来的干银耳,泡发后如同白色的牡丹。加入红枣和枸杞,慢慢熬成羹,甜而不腻。前几天视频中,母亲说:“秋燥伤肺,银耳润肺效果最温和。”果然,连喝三天,早起咳嗽的毛病好了大半。

做4事立秋的讲究在于细水长流。第一件事是“贴秋膘”。别急着吃肉,先喝三天粥。母亲说:“夏天消耗的,得慢慢补回来。”早上喝小米粥,搭配一碟凉拌藕片,清爽又舒服,胜过大鱼大肉。

第二件事是“晒秋”。周末回到老家,看到奶奶把辣椒和玉米摊在屋顶上晒,远远望去如同一幅油画。我也跟着晒被褥,阳光的味道在秋风中弥漫,晚上盖着,连梦都是温暖的。

第三件事是“咬秋”。立秋吃瓜的习俗我改成了啃甜玉米。煮熟的玉米香气四溢,一咬下去汁水四溅,比西瓜更解馋。奶奶笑我:“你这是‘咬秋’的新式吃法。”

第四件事是“迎秋”。傍晚去公园散步,看到梧桐叶开始泛黄,微风起时,几片叶子打着旋儿落下,像秋天寄来的信。我捡起一片夹在书里当书签——这是立秋送给我的礼物。

立秋,西边的天空如红绸般灼热,而东边却开始泛起青灰。突然明白,秋天并不是夏天的终结,而是四季更迭的新起点。正如奶奶所说:“过好立秋,整年都顺利。”明天我打算熬一锅莲藕汤,给父母送去。窗外的风已带来凉意,而我的心却是暖的——无论“秋老虎”再凶,我们对待生活的认真劲儿,永远不会被打败。#夏日生活打卡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