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声明:本文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观点撰写,文末附有相关文献来源与截图,敬请知悉。
特朗普一向擅长将看似普通的外交动作,演绎成全球瞩目的政治大戏。此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亲自亮相,对中国发出“加快稀土磁铁出口”的强烈呼吁。话语虽显急迫直白,但细心观察便能发现,这场关于稀土的争端,绝非仅仅关乎磁铁那么简单。它牵动着整个军工产业链的生死存亡,成了特朗普手中一张关键的政治筹码,甚至是他梦寐以求走进北京天安门的“通行证”。
眼看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日益临近,仅剩两个月时间。普京早已确定出席,而特朗普至今还在外面踌躇徘徊。
从5月开始放风“考虑访华”,到6月中国外交部回应“暂无信息”,特朗普的外交算盘转得飞快。他不仅想一睹盛大阅兵的风采,更想站在普京身旁,成为中、美、俄“三巨头”舞台的中心,向全世界展示他从未拥有过的——大国调停者的形象。
然而,这场政治秀能否成功亮相,关键却不在北京,而在于华盛顿的政策走向,特别是那扑朔迷离的中美稀土问题。
就在此刻,贝森特登场了。他不谈军费,也不提通胀,却死死盯着中国的稀土磁铁问题,不惜使用“出口流速不足”等专业术语,在《福克斯新闻》上高调发声。
他深知,唯有将压力摆到台面上,特朗普才有机会在即将到来的中美谈判中,争取“突破性成果”,然后以“化解全球稀土危机”的英雄姿态,风光登上北京红毯。
贝森特急切的背后,是美国军工体系的隐忧。根据五角大楼6月最新内部评估,美国关键稀土库存已不足三个月供应。对一个自诩“全球军力第一”的国家而言,这无异于战场上弹药告罄。尽管5月日内瓦协议中,中方同意“依法审批”,但贝森特显然对“依法”二字心存不满。
他在采访时直言,中国正借稀土问题卡住美国脖子,阻碍美国制造业复苏,甚至将此视为“中美摩擦的根源”。
不过,问题是谁先挑起战端,美方难道不心知肚明?4月初,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伙伴加征10%关税,随后更追加高达125%的惩罚性关税。中方自然不甘示弱,将稀土问题摆上谈判桌,成为理所当然的反制措施。如今贝森特却倒打一耙,似乎忘了最早把稀土政治化的正是美方。
若说军工圈内对稀土的担忧还较为隐晦,汽车行业的联合声明则让危机迅速升级到社会层面。通用、福特、丰田等多家车企联名致信白宫,警告若稀土短缺持续,数周内将不得不停产。停产意味着供应链断裂,失业增加,“制造业回流”的美国梦瞬间破碎。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通胀率飙至5.6%,这是特朗普最不愿面对的现实数字。他亟需找到突破口,缓解压力。稀土问题若能解决,不仅减轻产业困境,更可能成为中期选举前的一张外交王牌。
因此,贝森特这次“催货”言辞急促,更像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精心策划的战术布置,而非单纯财政部长的职责使然。
一位急于参加大阅兵的美国总统,手中握着中国稀土出口的承诺,这样的剧本,特朗普显然满意至极。
中国对稀土的战略价值心知肚明,一直强调相关措施“合法合规”,旨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在日内瓦协议中,美方希望稀土列入“军民两用”范畴,中方则坚持只限“民用”,双方分歧至今难以调和。
正因如此,特朗普若想顺利访华,参加这场盛大阅兵,必须先在稀土问题上展现出真诚姿态。
但中国不会轻易让出这张王牌。稀土不仅是战略资源,更是对特朗普政府其他领域“反复无常”行为的回应。
从光刻机禁运、芯片补贴,到投资限制、实体名单,美国的信誉已大打折扣。如果这次轻易妥协稀土,将使后续谈判变得更加困难。
特朗普渴望访华、渴望与普京同框、渴望通过一场外交秀提升选情,但问题是,他到底愿为此付出多少代价?
他是否愿意在稀土出口的军事用途上让步?是否愿承诺不将中国稀土用于军工?这些关键问题,将决定他能否如愿站上天安门广场。
美国国内反对声音不断,高层强硬派如国务卿鲁比奥紧盯特朗普每一步外交动作,誓不放过任何“对华软弱”的机会。
民主党也在虎视眈眈,准备抓住特朗普“为阅兵向中国低头”的把柄大做文章。可特朗普并非无赌性之人。
他清楚,只要9月前能解决稀土问题,哪怕只是恢复4月之前的出口水平,也能堂而皇之宣布:“美国赢了。”而代价,在他看来,不过是几纸协议的文字游戏罢了。
如今,稀土已不单是资源,更是特朗普能否踏进北京、能否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筹码。未来两个月,中美关系将迎来重要分水岭。
信息来源:美财长想得挺美: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4月以前 观察者网2025-07-02 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