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上旬,星舰项目呈现逆境突围之势:S36爆炸后梅西测试场首次迎来新测试;星舰适配器正在加紧改装,尽快对接1号轨道发射平台;B18新硬件闪亮登场;2号发射台有望8月测试;星舰基地是首次烟花秀……过去一周既有挑战轮番上演,也是实现更多突破的舞台,弥漫着SpaceX不懈推进星舰开发的炽热能量。
●梅西首次迎来新测试
6月18日星舰S36爆炸后不久,梅西测试场就快速进入重生期。清理工作动用重型机械和50余名工人分批推进,计划耗时1个月左右。因爆炸威力巨大,形成大量碎片,包括约15吨扭曲金属,若干块飞船残骸,同时造成多台价值百万美元的地面支持设备受损,导致约3000平方米区域暂时无法使用。
然而,复苏也在废墟中浮现。▲7月3日,距离爆炸点最远的氮气储罐区进行了8分钟测试,这是事故后首次活动,说明这片区域损伤不大,SpaceX有望很快恢复测试,可能是为Booster 18.1测试罐或者星舰S38低温验证测试做准备,这些实测数据对验证新硬件设计至关重要。

▲静态点火测试架受损严重,团队正拆除约40%坏掉部分,盼着能够修好。但核心测试区尚不太明朗,SpaceX在考虑是全面修复,还是挪到1号发射台(A发射台)的轨道发射平台(OLM)。这一决定可能直接跳过第二代(Block 2)大修,转向第三代(Block 3),具体怎么选择还得看评估结果。
●加紧改造星舰适配器
▲过去一周,老天也没闲着,博卡奇卡连日暴雨,累计降雨量超150毫米,4号公路淹了,工地成了泥潭,严重拖慢进度。据气象数据显示,7月上旬前7天当地平均湿度达85%,让室外作业效率降到正常水平60%。SpaceX硬是顶着压力干活,动用防水装备和临时棚架,展现了不服输的劲头。关键是高湿度会腐蚀金属部件,SpaceX可能加装防腐蚀涂层应对,类似航空航天领域的铝合金保护技术。
这也逼着他们赶紧启动备用计划,尽快把1号发射台的轨道发射平台改造成星舰测试平台,目标是7月底完成初步测试。

于是,SpaceX使出新招,▲把一个旧飞船运输架(SQR3,原本用于运输150吨星舰)改装成适配器,让1号发射台的轨道发射平台能干星舰静态点火测试的活儿。运输架旁边忙得不可开交,夜里火花四溅,工人拆掉旧部件,焊上新挂钩(每组承重50吨),连临时帐篷都搭起来了,堆满了零件,总重量超过200吨。
启用这个星舰适配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给星舰尾部襟翼留出2米空间,防止撞到轨道发射平台(OLM),还能稳稳连接上之前专为超重型助推器设计的平台。适配器六个夹子可以固定住星舰,并且依托OLM强悍设计承受力,测试六台猛禽引擎静态点火应该不成问题。这是梅西测试场被毁后为了保住测试节奏的关键,1号发射台成为唯一希望。按照SpaceX内部计划,目标是7月底完成初始测试,7月15日前适配器将完成80%安装,下周就能看出进度如何。

●2号发射台有望8月测试
1号发射台忙着应急,2号发射台却在为未来打基础。▲20个固定臂(每臂承重200吨)全装上了,可以稳稳托住超重型助推器,这是个大进展。发射塔焊接热火朝天,已经完成60%结构,基部包上厚度5厘米的面板。但超重型助推器快速断开补给臂(BQD)还得等两周。
尽管连续下雨,BQD罩还是送到并装好。这些白色的弧形件从卡车上卸下。据悉,Block 3第三代多连接设计能翻倍推进剂流量,最高800吨/分钟,同时可为33台猛禽引擎供油。配套结构管道基本就位,连接OLM的活儿也在推进,更多小零件还得慢慢搞,慢工出细活。

▲2号储罐场也在热身,初始送气测试顺利。该储量可支持3次完整发射(每发推进剂约5000吨)。据NASASpaceFlight报道,2号发射台可能从8月初开始测试。
●Block 3星舰提速:年底发射还是有机会
星舰工厂里,Block 3第三代星舰正在梯队成型。▲S39第一个安装完所有隔热瓦销钉,就等装瓦和毯子了。S40紧跟上,销钉装得差不多了,S41和S42还在早期阶段,S41头部储罐已在焊接。
按照Block 2第二代建造经验,S36从堆叠到静态点火用时136天,S35用了141天。如果S39从8月初开始堆叠,那么可以在11月初点火,11月中旬有望发射。不过,作为首艘Block 3第三代星舰,进度缓慢,审慎发射在所难免。而马斯克目标是2025年底发射还是有机会的。
●B18组装提速:新硬件闪亮登场
最受瞩目的是,▲X平台用户@ENNEPS发布一段短视频,一个巨长的不锈钢储罐被竖起,波纹表面闪闪发光。据称,这是Booster 18着陆储罐/传输管组件的一部分,用来为助推器着陆点火提供燃料。

X平台用户@ENNEPS帖文称,新储罐估计容量300立方米。用户@ErnestCalFab分析称,新设计淘汰之前麻烦不断的过滤系统,将明显提升着陆点火可靠性。如果真能弃用前两代使用的复杂过滤系统,不仅有望解决过去老毛病(比如B9、B10都在着陆点火发生故障),还能显著提升第三代超重型助推器着陆阶段可靠性。
作为第一枚Block 3超重型助推器,B18(Booster 18)正在巨湾1号组装。从5月19日开始堆叠,新的三环设计更省事,减少了四环设计的装配时间。不仅如此,Block 3第三代助推器顶部热分级,似乎是与助推器结构融为一体,不像早期版本那样需要一个单独的热分离环(hot staging ring)在分离后抛弃。换句话说,这部分不再是可丢弃的组件,而是直接集成到助推器顶部,类似于N-1和R-7火箭级间的支撑架设计,这样既保护助推器免受星舰引擎尾焰影响,又在热分离时提供结构支持。而这种新的集成设计也会增加顶部热负荷,需要更强的耐热材料,SpaceX可能采用更厚的不锈钢或碳化硅涂层。
由于热分级环不再需要单独安装和抛弃,Block 3 助推器设计理论上提升可重复使用性,减少维护成本。同时,也可以省去发射前的额外组装步骤,缩短准备时间,但具体节省多少仍需实际测试验证。
以B15用时251天和B16用时254天来参照推算,B18从今年5月开建,可能要等到12月中下旬才能准备好。这意味着按计划今年底的发射窗口非常紧迫,更可能推迟到明年元月。

●1号发射台维护升级:迎接S37
上周二7月1日,1号发射台的储罐场进行了排放测试(模拟-183°C工况,验证管道密封性),这是为下一步加注推进剂做准备,也是为星舰S37首次使用1号发射台进行静态点火做前期准备。
1号发射台的轨道发射平台(OLM)历经九次发射及无数地面测试,早已磨出道道伤痕,目前正在整修中,已更换10%钢材,准备迎接下次战役。1号发射台设计寿命50次发射,但随着2号发射台启用在即,彻底改造升级已经进入SpaceX日程表中。
●独立日烟花秀
刚刚诞生仅两个月的星舰基地市,7月4日美国独立日之夜,位于博卡奇卡海滩点燃了首次独立日烟花庆典,时间从19:00至22:00,引来约2000名观众的热情围观。夜空中,约500发烟花次第绽放,划出一道道绚烂弧线,覆盖数百米半径,宛如星河倾泻而下。盛大的烟花在发射塔前绽放,红绿光芒交织,映衬着塔身挺立的钢铁脊梁,仿佛在诉说人类征服星辰的壮志与哲思。星舰基地市X官方账号称,这场庆典调高社区温度,再燃火星梦想。

关键信息索引:
Massey’s Down, Adapter Up – SpaceX Races Toward Next Starship Flight | Starbase Update
The Future of the Starship Program, Block 3 and Mars
SpaceX’s next Starship just blew up on its test stand in South Texas
X平台@Elisar Priel、@Rockets Are Awesome!、@Zack Golden、@Fabian Ramirez等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