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会议正在天津召开,九三阅兵即将开始,特朗普本来就很失落。
这时候,不仅美联邦上诉法院判定特朗普大部分加征关税越权,而且拜登政府的重要成员、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站出来,为特朗普添堵,对中国渲染,说盟国领导人认为特朗普是“大破坏者”“中国受欢迎程度已超美国”。
综合分析,美国内部对特朗普正在形成合围之势。
当地时间 8 月 29 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一纸判决给了特朗普沉重一击。
这个由 11 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以 7 比 4 的投票结果裁定,特朗普政府之前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多项 "普遍性关税" 越权且违法。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判决,它直接动摇了特朗普任内最引以为傲的贸易政策根基。
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把关税当成治国理政的 "利器",不仅延续了对钢铁、铝这类传统行业的关税政策,还搞出了两个新花样。
一个是以打击毒品走私为名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商品加征的 "贩运关税",另一个是以 "互惠" 为借口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征收的 10% 基准税率的 "对等关税"。
这些关税措施覆盖面极广,几乎相当于给美国的进出口体系加了一道 "普遍性附加税"。
但法院这次看得很清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初衷是让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冻结资产、限制金融交易,压根不是让总统随便征税的。
判决书里明明白白地写着,征税权是宪法赋予国会的专属权力,总统不能借着紧急状态法搞出一套新的关税体系。
不过法院也留了余地,明确表示那些基于其他法律框架的行业性定点关税,比如针对钢铝的 232 条款关税不受影响,等于给总统的关税权力划了条红线。
判决一出,特朗普立刻炸了锅。他在社交平台上怒气冲冲地发文:"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还骂这个判决是 "彻底的灾难",指责法院充满党派偏见。紧接着他就宣布要上诉到最高法院,誓要把这场官司打到底。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判决的影响已经显现。企业界开始犯愁,进口商签订长期合同时不知道该按当前关税还是预留退税空间,很多人不得不推迟订单或增加库存,市场运作的摩擦一下子多了起来。
更麻烦的是,如果最高法院最终维持原判,特朗普政府可能还得退还之前征收的部分税款,这对美国财政部来说也是笔不小的负担。
有意思的是,加州州长纽森很快跳出来批评特朗普,而这只是反对声浪的开始。
这场官司已经不只是贸易政策之争,更成了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一次公开考验。大家都在看,最高法院会不会给总统的行政权力划下更清晰的边界。
就在法院判决的同一天,拜登政府的核心成员、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向特朗普亮出了 "刀子"。
他在 "堡垒" 网站的播客节目里对着主持人大吐苦水,说自己去国外和那些国家领导人聊天时,听到的全是对美国的担忧。
"他们现在都在谈论对美国去风险," 沙利文模仿着盟国领导人的语气说,"他们把美国视为最大的破坏者,一个不能指望的国家。"
这话够狠的,更狠的还在后面:"中国在很多国家的受欢迎程度都超过了美国。现在各国基本上都在说,美国品牌完蛋了,而中国看起来像是一个负责任的参与者。"
沙利文这番话明显是借别人的嘴给特朗普扣帽子。他还特别提到特朗普对印度搞的 "大规模贸易攻势",说这种做法简直是把新德里往中国怀里推。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特朗普之前对印度加征关税的举动确实让美印关系紧张了不少,莫迪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和中国的合作关系。
更值得注意的是,沙利文开火的时候,奥巴马也站出来添了把柴。这位前总统公开警告特朗普向加州派兵的做法有危险趋势,等于从民主党阵营对特朗普形成了夹击之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沙利文这次把中国扯进来,其实主要目标还是特朗普。毕竟现在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怨声载道,把盟国的不满和中国的 "受欢迎" 绑在一起说,更能凸显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失败。
沙利文这手玩得相当老练。他不像直接批评特朗普的政策有多糟糕,而是转述 "盟国领导人的看法",这样既安全又能达到打击效果。
这种借刀杀人的策略让特朗普有苦难言,想反驳都找不到具体对象。而且这番话刚好和法院的关税判决凑到一起,形成了对特朗普的立体围攻,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沙利文的话虽然带点政治操弄,但也确实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真实不满。欧洲国家对特朗普的怨气早就积了不少,尤其是在俄乌问题上,双方的矛盾已经快摆到台面上了。
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会谈后,就放话让乌克兰接受失去部分领土来结束冲突。可欧洲国家和乌克兰根本不买账,还希望美国能直接出兵提供安全保障。
这让特朗普非常不爽,觉得欧洲人在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更让他窝火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宣布要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打算把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来给乌克兰重建,在特朗普看来这简直是在火上浇油。
欧洲这边也有一肚子委屈。之前特朗普派特使维特科夫去莫斯科谈事,结果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最开始美国放出消息说普京同意从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撤军,只要西方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控制权就行,特朗普自己都在和欧洲领导人的通话里确认了这事儿。
可第二天维特科夫就翻脸不认账,说普京根本没提撤军的事。
这下欧洲人彻底懵了,也气坏了。一位欧洲高级官员吐槽说,维特科夫就是个没任何外交经验的房地产商人,连基本外交礼仪都不懂,会见普京时居然没带国务院记录员,现在普京到底说了啥都没法查证。欧洲人觉得特朗普团队太不专业,根本没法好好沟通。
不光是欧洲,亚洲的盟友对特朗普也越来越不满。日韩等国虽然没公开批评,但私下里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颇有微词。
特朗普一会儿威胁要对汽车加税,一会儿又要求增加驻军费用分摊,搞得盟友们疲于应付。这种不满情绪在沙利文的煽动下,慢慢变成了对特朗普的集体抵制。
现在的特朗普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国内有法院判决和政治对手的围攻,国外有盟友的疏远和不满。
上合组织会议的热闹和九三阅兵的即将举行,更反衬出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
这场合围之势如何发展,还要看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和盟友们接下来的反应,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想要摆脱困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参考资料:
沙利文:美国被盟国当作“大破坏者”——参考消息
北美观察丨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被裁定违法 美最高法院将成最终“战场”——央视新闻